第二课 父母与儿女爱的关系

这是一系列的亲子课程,总题是“这孩子将来如何─美好的家庭时光,高品的亲子关系”。这个课程特别着重强调家中要有一个美好的时光,也要建立一个高品的亲子关系。

邪恶、败坏的世代

上一课我们讲到,这孩子将来如何?其中特别点出,现今的世代是一个怎样邪恶、败坏的世代。可能很多人对当今这个世代不是太了解,不知道我们们所处的这个世代,已经邪恶、败坏到了什么程度;因为我们不大关心政治,也不大清楚学校都在作些什么、教些什么。尤其我们华人的观念、想法,普遍是尽量赚更多的钱,把孩子送进好学校,由学校负责孩子的学习、教育,这就好了;却不知道现今的学校教育,已经邪恶、败坏到一个地步,连最小最小年纪的孩子都被破坏了。

荒谬的性教育

我讲这一系列课程之前,还没有那么了解学校的情形;但这一周我得到更多的资料,简直令人瞠目结舌。我住在南加州,这里的喜瑞都学区是榜上有名、一流的学区,但它从小学二年级开始,你知道教什么吗?教小孩子关于同性、异性、多性、变性的东西;比如你出生是男孩(女孩),虽然在生理上有不同的染色体、性器官、荷尔蒙,但你可以改变性别,或是自己感觉是异性的,就把自己打扮成异性,而可以是同性恋的、异性恋的等等。小学二年级是七岁的小朋友,学校竟然教他们这些东西。

诱骗幼小的孩子

我又听到一位圣徒家,有个二年级可爱的女孩说,我不喜欢男孩子;结果她的同学、同学的父母、老师就告诉她:对啊,你不喜欢男孩子,你长大可以跟女孩子结婚啊!请看,仇敌种下邪恶的毒素,破坏孩子到一个怎样的地步。其实,小孩子的生长是有其阶段性的发展规律。一般小学生(从六岁到十二岁)都不喜欢和异性在一起玩,都是男孩找男孩玩、女孩找女孩玩;但是到了中学,就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、兴趣。然而,学校的教育却教导、灌输、诱骗小学生,以为自己是个同性恋倾向者,然后渐渐往同性恋的方向发展。发明邪恶事物

关于混乱性别之说,不光有其理论基础,还发展了一套邪恶、虚假的理论:认为脑细胞、情感倾向、生殖器等,是可以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改变的。我看了这些资料之后,就想到保罗在罗马一章所列出二十一项被定罪的事,其中一项就是“捏造恶事的”(30 节);英文是 inventors of evil things,就是发明邪恶事物的人。这就是说,当今世代有些邪恶的人发明了一些邪恶的理论,用以损毁小孩子的人性,破坏神创造的律。

虽然很多家长,特别是华人的家长,都向学校提出抗议,但都无济于事;因为这世代的终结临近了,甚至过了临界点,正在往下坡路奔走。这种败坏的情形,以现在的趋势来看,不但不会变好,反而会变得更坏。就如启示录二十二章说,“因为时候近了。行不义的,叫他仍旧行不义;污秽的,叫他仍旧行污秽;义的,叫他仍旧行义;圣别的,叫他仍旧圣别。看哪,我必快来!”(10 下~12 上)在末后的日子,不义的会更不义,污秽的会更污秽,败坏的会更败坏,而义的会更义,圣别的会更圣别。

将要终结的世代

这就是这世代临近终结时的光景:坏的会越来越坏,好的会越来越好。所以,当这世界越变越败坏、污秽的时候,我们这些神的儿女、召会里的圣徒,必须保守我们的孩子,远离一切的败坏和污秽,使他们越变越好。当邪恶、败坏恶贯满盈的时候,基督就来审判、清理这个世代,并结束这个世代。对于少数人的败坏,神能容忍;但对于整体的败坏、集体地抵挡神,神无法容忍,一定要来审判、了结那个世代。

挪亚的世代、罗得的日子

圣经记载,神用洪水审判了挪亚的世代(创六 5~七 23),用火与硫磺审判了罗得的世代,就是所多玛城(十九 1~29);今天的世代就像所多玛一样,败坏到一个程度,神必要来审判、了结这个世代。就如路加十七章说,“挪亚的日子怎样,人子的日子也要怎样;人吃喝嫁娶,直到挪亚进方舟的那日,洪水就来,把他们全都毁灭了。又好像罗得的日子,人吃喝买卖,栽种盖造,到罗得出所多玛的那日,就有火与硫磺从天上降下来,把他们全都毁灭了。人子显现的日子,也要这样。”(26~30)背道与不法帖后二章说到末世的光景,第一是背道,第二是不法;就如三节说,“不要让任何人用任何方法诱骗你们;因为那日子以前,必有背道的事先来,并有那不法的人,就是灭亡之子,显露出来。”所以背道和不法,乃是这世代终结的兆头。背道的结果,就产生各式各样的异端、邪教、抵挡神的;而不法的事增多,神选民的爱心就渐渐冷淡了(太二四 12)。所以,我们要小心,不能因为不法的事增多,爱心就变得冷淡了。

换言之,不法的事必定会越来越多。就在上一周,我们在南加州的一个城市开展,有一所高中被警察封闭了,学生都被关在教室里,大家都很紧张,因为有个十五岁的男孩拿着枪闯进了学校(他先开枪杀了他母亲,然后闯进学校)。我们有位青少年姊妹在那所高中读书,就发短信问她的妈妈和亲戚:怎么办?妈妈是一个爱主的姊妹,就要祂呼求主名、不住地祷告;但亲戚却说,不要紧张,习惯就好了。可见,当这世代变得越来越不法,越来越败坏、邪恶的时候,很多人就会变得越来越麻木、越来越习惯。

这就是仇敌在这些年所作的,一点一点地磨灭人的道德感、正义感,腐蚀人的良心、爱心,叫人对不法的事失去该有的敏銳和感觉,而变得习以为常,就叫仇敌大肆地破坏我们的下一代;甚至在小学生身上都种下迷惑、欺骗、邪恶的毒素,借以破坏孩子的人性,叫孩子不能成为神贵重的器皿。感谢主,我们交通第一课之后,很多弟兄姊妹就觉得真是这样,都开始儆醒了,看见这世代真是邪恶淫乱的世代、弯曲悖谬的世代。

从这世代分别出来,给孩子正确的教育

当你看见、领悟,这是一个邪恶淫乱、弯曲悖谬的世代,就不会模仿、跟随这世代的潮流,反而会从这世代的潮流中出来,不受玷污、不被败坏。换言之,我们要把孩子保守在神的家中,而给他们正确的教育。什么是正确的教育?就是按照圣经的教育;圣经─神的话,乃是永远不改变的真理。今天,世上的人、事、物一直在改变,甚至法律也一直改变,今天许多的法律把不法的事变成合法的。为什么不法的事会越来越多呢?因为原来是不法的,现在都合法化了。

比如,原来淫乱是不法的,现在合法化了;原来同性恋是不法的,现在也合法化了;原来吸毒是不法的,现在竟然合法化了。这些不法的事,现在统统合法化,就叫不法的事增多了。这就是帖后二章的应验;就如七至八节说,“因为那不法的奥秘已经发动,只等那现在的抑制者被除去;那时这不法者必显露出来,主耶稣要用祂口中的气除灭他,并用祂来临的显现废掉他。”按我看,不法的抑制者已经被挪去,不法的奥秘已经发动,不法者─敌基督就要显露;敌基督一出来,三年半的大灾难就会出现,然后这世代就将终结。

教养儿女的目标

所以,我们都要清楚看见,我们所处的世代是一个末世,是一个即将终结的世代;这许许多多背道和不法的事,对我们该是一个兆头和提醒:这世代已经到了终结的时候。我们这些蒙神救赎、属神的人,在养育儿女上,就该照着神的旨意与目的,好保守我们的儿女。所以上一堂讲到“这孩子将来如何”,不是像世人那样,只想孩子上一所最好的大学,比如北大、清华、哈佛、耶鲁、MIT 等,乃是将来在主的审判台前,孩子能否通过主的审判;他是得奖赏而进国度呢,还是受惩罚而在外面的黑暗里哀哭切齿?

这就是说,我们所关切的,乃是这世代终结之后,我们的孩子会在哪里?在来世国度时代,他是在国度里,还是在黑暗里?在将来的永世,他是在新耶路撒冷里,还是在火湖里?因此,我们必须在主来临的光中,来看我们教养儿女的目标。首先,要把儿女作成福音的种子,为着国度的福音要传遍整个居人之地。虽然现今的世代是这么邪恶、败坏,到处弥漫着无神论、自由主义的思想与言论,但国度的福音、高品的福音却要传遍全地;所以,我们要成全、训练儿女成为福音的种子,积极传讲神的话。

第二,要把儿女作成初熟的果子,好在主回来之前,不经过三年半的大灾难,而能够活着被提,跟随神和羔羊,与主一同作王一千年。第三,要把儿女作成配搭建造的好材料,为着基督身体的建造,为着基督新妇的预备。这就是我们教养儿女所该有的目标:第一,成为福音的种子;第二,成为初熟的果子;第三,成为配搭建造的好材料。

父母与儿女建立爱的关系

所以,从这一堂开始,我们要一点一点来看,如何成全儿女成为这样的器皿。首先,父母要与儿女建立一个爱的关系;就如补充本诗歌三一八首说到,头一次的爱是最甘甜的爱。我们头一次感受到人性的爱,乃是母亲给的,是最温馨的、最无私的,也是舍己的爱;而头一次感受到神圣的爱,乃是主耶稣给的,是最纯洁的、最甘甜的,也是舍己的爱。补充本诗歌 318 首是一位日本弟兄写的。每次唱这首诗歌,我都很感动;因为这首诗歌写作的背景,是由于他母亲对他的爱。诗歌作者是一位化学博士,在一次化学实验当中,发生意外爆炸事故,把他的一只眼睛炸瞎了;他的母亲就抱着医生的腿,苦苦哀求医生,把她的眼睛挖出来给她儿子。她宁可自己眼瞎,也不要儿子眼睛瞎了;这母亲对儿子的爱实在令人感动。

主爱超越母爱

母亲的爱,可说是人性中最真实的爱、最甘甜的爱;而主耶稣对我们的爱,远远超过母爱这最真实的爱。因为主耶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受死,乃是代死的爱,不仅把眼睛舍了,也把祂整个人的生命都舍了,为了救赎我们;就如这首诗歌所说,“最甘甜的爱,最真实的爱,耶稣,耶稣,我的爱。”主耶稣既是父神的具体化身,父神与祂子民之间也就是一个爱的关系。这就是说,父母与儿女之间爱的关系,乃是神圣之爱的一个照片、图画。

神性调着人性的爱

因此,今天我们与儿女所要建立爱的关系,不是仅仅用人性的爱,乃是用神性调着人性的爱。这就是说,我们信了主耶稣,就得了神的大爱,里面不光有人性天然的爱,也有神性神圣的爱,也就是神性调着人性的爱;而这神性调着人性的爱,乃是远远超越人性的爱,比人性的爱更丰富、更拔高、更圣别。既是这样,为什么我们不用神性调着人性这更丰富、更拔高、更圣别的爱,来爱儿女而与儿女建立一个爱的关系呢?

神圣之爱的七个特征

首先,我们从圣经和自身的经历,就看见神的爱有七个特点:第一,神的爱是永不改变的爱,在时间、空间、能力上是永远的。第二,神的爱是无限量、无法测度的爱,深广像洋海,是用之不尽、取之不竭的。第三,神的爱是舍己、牺牲的爱,是远远超过人的舍己、牺牲。就如罗马五章所说,“为义人死,是少有的;为仁人死,或者有敢作的;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,为我们死,神就在此将祂自己的爱向我们显明了。”(7~8);又如约壹四章说,“因为神就是爱。神差祂的独生子到世上来,使我们借着祂得生并活着,在此神的爱就向我们显明了。”(8 下~9)这就是主那舍己、牺牲的爱。

第四,神的爱是爱那不可爱的人、爱罪人的爱,甚至是爱仇敌的爱(太五 43~44)。我们通常是爱好人、爱可爱的人,但主耶稣是爱罪人、爱仇敌。当我们还作仇敌的时候,祂就替不虔者死了,使我们与神和好(罗五 10);这是何等超越知识的爱(弗三 19)。第五,神的爱是一种涌流的爱、分赐的爱;就如罗马五章五节说,“因为神的爱已经借着所赐给我们的圣灵,浇灌在我们心里。”我们既有神涌流、分赐的爱,就要把这爱涌流、分赐给人。

第六,神的爱可以广泛、无止尽、无远弗届地被散播出去,而使我们彼此相爱(约壹四 7);因此,我们可以与儿女建立一种双向、彼此相爱的关系,而不是父母单方面一味地爱儿女,乃是儿女也能爱父母、爱别人。这就是神圣的爱调着人性的爱,乃是一个健康、完美、可喜悦的爱。第七,神的爱已借着圣灵浇灌在我们心里,就把生命、光、喜乐、平安、安息、真实等,也都浇灌、分赐到我们里面。这些是神圣之爱的特征。

神性之爱与人性之爱的对比

其次,我们把人性的爱和神性的爱作一个对比。虽然人性的母爱是真实的、温馨的、无私的、舍己的,但它是短暂的,仅仅在有生之年;并且,它是有限的,受了时间、空间、度量、能力的限制。孩子小的时候,父母可以提供孩子吃的、穿的、用的;但孩子长大之后,心理上、心灵上、内心的需要,大多是父母力所不能及的,只有神能提供、满足人的这些需要。再者,人性的母爱虽是舍己、伟大的,却是可改变的,也是缺少力量、能力的。所以,仅仅是人性的爱,绝对胜不过现今邪恶世代对孩子的破坏与攻击。

人性之爱有堕落的元素

因着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,而神就是爱(约壹四 8、16),自然父母对儿女就有爱的本能和愿望,但仍是缺少爱的力量和能力;就像手套是照着手的形像造的,自然有手的样子,但若是没有手装进去,本身是没有力量和能力来作任何动作的。不仅如此,因着罪进到人的里面,所以人性的爱包藏了撒但堕落、败坏的元素;因此。人若凭着堕落之人性的爱来爱儿女,结果总会带来许多的难处。

譬如,父母把自己达不到的愿望、目标强加给儿女,要儿女替他们完成、替他们达到。比方,父母没读过大学、博士,却一定要儿女读大学、读博士;或是父母不会弹琴,却一定要儿女学会弹琴。这就是父母把自己没达到、没实现、没完成的理想、愿望,强加在儿女身上,不管儿女有没有这个天分、能力、兴趣,至终就给自己和儿女都带来难处。又譬如,父母若是照着肉体的偏好来爱儿女,也会带来许多难处,甚至造成家庭的悲剧和灾难。

天然的偏爱

举例来说,创世记二十五章记载,以撒和利百加有两个双胞胎儿子,哥哥叫以扫,弟弟叫雅各;然而,爸爸偏爱哥哥,妈妈偏爱弟弟。这是为什么呢?因为哥哥善于打猎,常作美味给爸爸吃,就得着爸爸的欢心;而弟弟为人安静,常在家里陪妈妈,就得着妈妈的喜爱。显然,父母照着肉体的喜爱,对两个儿子各有偏爱,就酿成了家庭悲剧;哥哥要杀弟弟,弟弟离乡背井,失去父母的庇荫,受尽磨难。这就是照着肉体偏爱的结果。

还有,若照着眼目的情欲来爱儿女,也会带来难处。比如,父母喜欢长得漂亮的儿女,不喜欢长得丑陋的儿女;或是喜欢聪明的儿女,不喜欢愚笨的儿女。其实丑的、笨的,反而更需要父母的关爱;而只有照着神圣的爱,才能更加关爱那不讨人喜爱的儿女。有位同工弟兄就是我们的好榜样;他有四个儿子,其中一个生来就有蒙古症,今年二月被主接去了。我参加他的安息聚会,圣徒们都见证,他的父母特别疼爱这个有缺陷、残疾的孩子,所以他活得特别喜乐、开朗、落落大方,一点不自卑、自怜;这就是神圣之爱的结果。虚荣、肉体之爱

此外,若照着今生的骄傲来爱儿女,也会带来难处。比如,很多父母盼望自己的孩子上哈佛、耶鲁、

MIT、北大、清华等顶尖的大学,或是勉强孩子学各样的才艺,但不是为着孩子的教育,而是为叫自己脸上有光,为要得着别人的称羡、赞美,而享人的荣耀;其实,这是今生的骄傲,不一定就给孩子带来真正的教育。无论如何,堕落人性的爱,总是有肉体、天然、己的掺杂;若没有达成某些目标或期盼,就会产生不悦、责备、埋怨、隔阂,甚至变成了恨,就完全破坏了彼此之间一个爱的关系。

为什么由爱转成恨呢?撒下十三章记载,大卫的一个儿子暗嫩,爱上了他同父异母的妹妹他玛,就用欺骗的手段把她玷辱了,之后就由爱转成了恨,并且“极其恨她,那恨她的恨比先前爱她的爱更甚”(15 节),就把她赶出去。结果,他玛的亲哥哥押沙龙就把暗嫩杀了。这事例提醒我们,不能太相信堕落人性的爱;因为爱与恨之间,可能仅仅一线之隔。这就是说,我们所要建立的爱的关系,乃是神性调着人性的爱的关系;我们需要神调进我们里面,让神的爱调到我们人性的爱里面,而用神与人调和的爱来爱儿女。

父神爱祂儿女的图画

父母与儿女之间爱的关系,乃是父神与祂的子民之间爱之关系的图画(约壹四 7~12)。

将来与现在大有关系

儿女们将来的情形如何,和他生长的家庭环境,大有关系;他们小的时候,必须得着爱的培养,家庭里必须建立爱的关系(帖前二 7~8)。有些作土匪、强盗、杀人犯的,就是因为从小家里没有爱的培养、没有爱的关系,所以长大之后,就走上了歪路、险路、犯罪之路。这给我们看见,我们家里一定要有爱的培养、爱的关系。爱的培养是什么意思呢?意思是,爱就像一颗种子,是需要用心施肥、浇灌,加以培植、呵护,才能发苗、长大;并且,爱的关系是彼此的,父母爱孩子,孩子也爱父母、爱别的兄弟姊妹,因为爱是可传递、可流通的,乃是一个关系。

帮助孩子体会神的爱

经历来自父母的爱,将帮助孩子体会神的爱;所以,父母不论多忙,孩子都该自己来带。这就是说,孩子刚生下来,不认识神,也看不见神;他第一个感受到、体会到的爱,就是父母的爱,特别是母爱,这帮助他认识神的爱。所以,不要把孩子交给保姆带,甚至不要送给爷爷奶奶、外公外婆带。好多华人把孩子交给别人带,就是为了赚更多的钱,将来孩子能上好的大学;这完全是错误的观念。孩子现在不需要你为他上大学赚钱,他现在最需要的是你的爱,需要从小与你建立爱的关系。我们需要有正确的观念。

父母彼此的关系,也该是相爱的体现。这就是说,当孩子看见父母是彼此相爱的,并在一个彼此相爱的环境中成长,这会给他美好的印象,乃是一个爱的培养。

对爱有回应,彼此相爱父母的爱应该引导孩子有积极的回馈,而彼此相爱,并影响孩子去关爱别人(约壹四 11)。这就是说,你若照着神性调着人性的爱去爱孩子,就看见孩子会从你有所学习,而对你的爱有一个回馈,不光学会爱父母,也学会爱家里其他的人。因此,这爱是彼此互相的,是流进流出的,是双向流通的,不是单向领受的;若只是单方面领受父母的爱,只会害了他,因为他也需要学会怎么爱别人。

爱的关系的培养

爱的关系是由高品质(亲子互动、共同参与、在灵里),并稳定地陪伴而培养出来的。这就是说,你要建立一个爱的关系,首先必须花时间;你不花时间是培养不出来的,所以说需要有一个美好的家庭时光。所谓“高品质“,乃包括亲子间的互动、共同参与,并且是在灵里的;借此,带进一个高品质的陪伴。我们在座的,大部分都是在职的,不可能全天候地陪伴;所以,高品质陪伴的关键因素,不在于时间的长短,乃在于陪伴的品质。我们所强调的是陪伴的时候,必须满了神圣之爱的传输、分赐。

圣经中母亲的好榜样

我们在此列举了三个好榜样:第一个是摩西的母亲─约基别,第二个是撒母耳的母亲─哈拿;第三个是提摩太的母亲─友尼基。

摩西的母亲约基别

圣经中一位伟大的母亲是摩西的母亲约基别,她为神的子民预备了一位拯救者摩西, 一位大祭司亚伦,

一位女申言者米利暗,并且在他们非常年幼的时候,就作工在他们身上(出二 1~12,六 20,民二六

59)。

首先我要点出,以色列人的复国真是奇妙;亡国两千多年之后,一夜之间奇迹地复国了,并且成为一个小小而超级强大的国。在复国之前,以色列人分散在世界各地,并且到处遭受歧视,乃是弱势的群体;特别在二次大战期间,约六百万的犹太人遭到德国纳粹惨无人寰、灭绝种族的大屠杀。然而,以色列人却一直持守着其特有的民族性与犹太信仰,而没有被世界各国同化。端看中国人移民美国,第二代、第三代就彻底变成美国人了;表面看是黄种人,骨子里却是美国人。以色列人之所以没有被同化,乃是因着母亲的关系。

以色列人的母亲从婴孩一生下来,就教导孩子:他们是神的选民,是圣别属神的子民,是与众不同的民族,是希伯来人,是犹太人。犹太妈妈从小就给孩子传输这样一种很强的观念,从小就教导孩子摩西五经,特别是摩西的律法,以及解释摩西律法的书籍;所以,每个犹太人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。换言之,犹太母亲的角色非常重要,甚至只要母亲是犹太人,孩子一定会被认定为犹太人,而父亲是犹太人,孩子不一定会被认定为犹太人;可见犹太母亲的重要性,攸关犹太民族的存亡,真是太伟大了。

妈妈爱主、全家幸福

同样地,在主的召会中也是这样。我在召会里看过很多:如果妈妈爱主,爸爸不爱主,还是可以把孩子带得爱主,甚至参加全时间训练并事奉主;但如果爸爸爱主,妈妈不爱主,很少可以把孩子带得爱主的。所以,妈妈是否爱主,绝对很重要。甚至我听到这样一种说法:“如果爸爸爱主,妈妈就幸福;如果妈妈爱主,全家就幸福;如果全家爱主,世世代代都幸福。”这话,我越想越对,说得太好了;所以,我要鼓励姊妹们好好地爱主。而以色列人之所以亡国两千多年,还能复国,乃是从他们先祖的妈妈就打下根基了。

摩西的母亲约基别是一个了不起的妈妈。摩西是他妈妈把他养到了断奶,才送进埃及王宫里,作法老女儿的儿子。现在的孩子断奶比较早,古代的孩子断奶比较晚,我不确定摩西是几岁断的奶。假如摩西是五岁断的奶,他从五岁以后,一直到四十岁,所受的教育全是埃及的教育。当时,埃及是一个超级强国,各方面都很顶尖,但宗教信仰是堕落、拜偶像的;然而,摩西学习埃及的军事、文化、一切的智慧,却没有跟着拜偶像。

这是因为摩西的母亲在他断奶之前,就把一个很强的信仰种到年幼的摩西里面:他是希伯来人,不是埃及人;他是神的选民,是圣别属神的。所以召会里的母亲们,也要像摩西的母亲那样,在你的孩子上小学之前,就把一个信耶稣的观念,很强地种到孩子里面;到了他上小学,接触到无神论、自由主义等败坏的教育,他的人性就不会受到攻击、破坏,因为他里面已经种下很强的信心,知道他是神的子民,是真以色列人,是属神、属基督的,并不属现今这堕落、败坏的世代。如果你这样作,你的孩子就会蒙保守。

摩西的母亲真的很成功。摩西到了四十岁的时候,他“出去到他弟兄那里,看他们所受的重担”(出二 11)。他的弟兄是作什么的?乃是作奴隶的,而他自己是长在王宫里的;但他“因着信,长大了就拒绝称为法老女儿之子;他宁可选择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,也不愿有罪的短暂享受;他算为基督受的凌辱,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,因他望断以及于那赏赐”(来十一 24~26)。

作今日的约基别、成全今日的摩西

主里的妈妈们,你能不能把你的孩子带到这样的地步?从小就要给孩子看见,他是神的选民,是属基督的,不能随从这世代的样子,乃要从这世代分别出来:别人吸毒,他不吸毒;别人乱搞性关系,他不搞;别人相信无神论,他相信有神;别人反对圣经,他相信圣经是神的呼出。如果你能把一个强的信心种到孩子里面,你就成功了。你就是今日的约基别,你就会得着今日的摩西。这就是这一系列课程的目的,乃是要帮助主里的妈妈们,在孩子年幼的时候,就把一个强的信心、活的信心、正确的信仰,扎扎实实地种到孩子的里面,叫他一生都蒙主保守。

撒母耳的母亲哈拿

第二个榜样就是哈拿。哈拿的祷告,以及她在爱中的乳养,使神得着一个转移时代的器皿—撒母耳(撒上一 10~20)。这给我们看见,哈拿的祷告、许愿是:“万军之耶和华啊,……赐你的婢女一个男孩,我必将他终身献与耶和华,不用剃刀剃他的头。”(一 11)撒母耳在他出生之前,就被他的母亲奉献给神作拿细耳人,终身事奉神。拿细耳人是一个怎样的人?乃是完全奉献给神,接受神作头,以神为丈夫,且对属世享乐没有兴趣的人。

然后,二十二节说,“哈拿……对丈夫说,等孩子断了奶,我便带他上去,让他朝见耶和华,并且永远住在那里。”二章说,“那时,撒母耳还是童子,束着细麻布的以弗得,在耶和华面前供职。他母亲每年为他作一件小外袍,同着丈夫上来献年祭的时候带来给他。”(18~19)二十六节说,“童子撒母耳在身量上,并在耶和华与人对他的喜爱上,都不断增长。”撒母耳成长的过程,真是一幅佳美的图画;盼望我们的孩子也能像撒母耳那样,还是童子的时候,就在神面前供职,并在神与人对他的喜爱上,都不断地增长。

因着哈拿的祷告,就叫主有路来带进撒母耳;因着撒母耳是一个绝对为着神的人,就叫主有路来转移时代,将士师时代转移为君王时代。求主真是得着一班姊妹们,乃是今日的哈拿,有哈拿那样的许愿、祷告,叫主有路来带进今日的撒母耳;并且,有哈拿那样在爱中的乳养、预备、成全孩子,成为福音的种子,成为生命成熟的初熟果子,成为建造召会的好材料,叫主有路来终结现今这败坏的世代,迎接主的再来,而带进国度时代。

提摩太的母亲友尼基

第三个榜样是提摩太的母亲。提摩太的母亲友尼基是一个平凡的女子;但她作为母亲,却是非凡的,因她栽培了一个基督的工人—提摩太;她传承了无伪的信心,并默默地支持儿子为主摆上。这给我们看见,提摩太的母亲和外祖母都是爱主的姊妹,虽然他的父亲是个外邦人─希利尼人(徒十六 1),但他的母亲从小就将无伪的信心,种到他小小的心灵里面。就如保罗对提摩太说,“记得你里面无伪的信心,就是先在你外祖母罗以,和你母亲友尼基里面的,我深信也在你里面。”(提后一 5)换言之,提摩太的外祖母先将无伪的信心,种到他母亲里面;然后,他的母亲再将无伪的信心,种到他的里面。可见,姊妹在家中的职责与重要。

不但如此,提摩太是从小就明白圣经,这圣经使他借着相信耶稣基督,而有得救的智慧(三 15)。“从小”是多小呢?中文圣经读不出来,英文圣经就很清楚:“from a babe” ─从婴孩;从婴孩的时候,就开始认识神的话。所以不要觉得婴孩太小,就听不懂、不明白。我们要在孩子还是婴孩的时候,就开始传输神的话。提摩太生长在外邦地,是在罗马帝国的教育影响之下;罗马帝国所拜的神,就是各种的偶像和当时的皇帝。然而,提摩太因着家庭的教育强、母亲的信心强,就把他成全、教育成为基督的工人(徒十六 1~3 上)。抵挡外面放荡的洪流。

所以,我们不必怕学校一些无神论、自由主义、破坏人的教育;如果你把家庭教育作强了,把活的信心、神的话作到孩子的里面,就不会惧怕外面无神的教育、自由主义的教育、世俗的教育。虽然属世学校所教的道德是无用的,所教的无神论、自由主义、破坏人的教育,我们一概不接受;我们不接受它的道德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但我们还得去属世的学校,去学科学,去学技能,去学技术,去学有用的东西。这就是说,我们要先在家里把最高的道德、正确的信仰、活的信心,作到孩子的里面。

我们都要照着神在圣经里所教导的道德观、价值观、人生观、世界观,来教导我们的孩子。我绝对相信,如果主里的妈妈们,从现在开始,就先在家里把无伪的信心、活的信心、神的话,传输、分赐给我们的孩子,他们一定会蒙保守,一定会成为福音的种子,一定会成为初熟的果子,一定会成为建造召会的好材料,一定能把主迎接回来。

我们爱,因为神先爱我们

我们爱,因为神先爱了我们(约壹四 19)。父母对儿女的爱是神对人爱的一幅照片,是与生俱来的。

但有神生命的父母,不只有爱的愿望,更有爱的能力,因为我们里面之神的生命是爱的生命(约壹四 8、16)。基督徒父母需要操练自己,常与神接触,被神的爱充满,被神的喜乐充满,操练用神性调着人性的爱来爱孩子(提前四 7~8)。这就是说,我们必须操练一件事,就是父母要与神有活的接触,要过一个祷告、唱诗、读主话的生活,使我们借着这样的操练,里面被神的爱所充满。

神将祂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

神的爱如何充满我们,分赐到我们里面呢?乃是借着祂的灵。不是你能爱,你没有爱;你的爱是个照片,是空洞的,就像个空手套一样。你里面需要接受神的爱;你越爱神,神的爱就越充满你,你就越有爱。我们被神的爱充满的时候,我们就被喜乐充满,我们就会用神性调着人性的爱去爱我们的孩子;在这神与人调和的爱里,就有神圣的元素。

神的爱使我们有爱的能力

我们常常有爱的愿望,却缺少爱的能力;常常感到“立志为善由得我,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”(罗七 18)。这就是说,我们需要神圣的爱作我们爱的能力,使我们能爱各样的孩子。

神的爱使我们有相同的爱

有神圣的爱调进来,我们就有相同的爱(腓二 2),不但爱那聪明、漂亮的,也能爱那愚笨、丑陋的;因为神“叫祂的日头上升,照恶人,也照好人;降雨给义人,也给不义的人”(太五 45),而父母天然的爱常会有偏心。

神的爱不会溺爱

有神圣的爱调进来,就不会溺爱孩子;堕落人性的爱有溺爱的成分。比如有的父母溺爱孩子,不希望孩子受苦,不让孩子练习作家务,怕孩子吃苦。(其实受苦对孩子是有益的,苦难才能培养孩子刚强的意志,而孩子如果被神的爱充满,就能面对一切的苦难和逼迫。)比如有些父母在自己孩子与别人的孩子相处时,深怕自己的孩子吃亏,甚至自己孩子的玩具被拿走了,妈妈就赶快抢回来;或是孩子和同伴吵架了,父母帮着孩子吵架,吵完了,孩子没事了,但父母还过不去;或是爱筵的时候,给孩子盛很多好吃的,不顾到别人。这些对孩子的爱都是堕落人性里的爱,没有神性的爱。有神圣的爱调进来,就不会照着肉体、天然的情感来爱孩子。

神的爱是智慧的爱

父母对儿女神性调着人性的爱,乃是属灵的爱、智慧的爱,为着孩子生命的成长和成全。这就是说,神性调着人性的爱,乃是将神调进我们的里面;这需要父母多与主交通,被祂的灵充满,而被祂的爱充满。当我们用这样的爱来爱孩子的时候,这就是属灵的爱、智慧的爱,就会带进孩子属灵生命的成长和成全,就不会怕孩子吃苦,也不会怕孩子吃亏,反而愿意孩子借着吃苦、吃亏,而在生命里长大,以致成熟。

被神的爱充满

上一课我见证,我们全家人轮流祷告,我的外祖母总是第一个祷告,她就像提摩太的外祖母一样,非常爱主。我小时候,一听见她祷告:“主啊,叫这孩子比他的父母更爱主。”我就害怕。为什么呢?因为父母爱主,就要被批斗,游街,甚至蹲监牢;如果我比他们更爱主,是不是就要殉道呢?我觉得好可怕!因为在中国那个年代,爱主是要出代价的,是出很重的代价,所以爱主是爱不得的,根本不敢爱主;我说信主就很好了,而爱主就要出代价。

但我要见证一件事,圣经说神就是爱(约壹四 8、16);不怕你不爱主,就怕你不和主交通。如果你和主有交通,定时地交通,常常地交通,像我这样每天花时间和主在一起,不知不觉地你里面的爱就增多了;而这个爱是有能力的,叫你能出代价,叫你愿意牺牲。所以,如果你是凭着自己,就会觉得殉道、坐监很可怕;但你若是凭着神的爱,就不会觉得有什么可怕。你看看那些殉道、坐监的,他们因着里面充满神的爱,殉道、坐监对他们来说,根本不算是代价,因为他们太享受神圣的爱了。

所以,我们不要怕孩子会吃苦、吃亏,乃要怕我们的孩子不被神的爱充满。如果他们被神的爱充满,就是他们吃苦、吃亏了,也不会为他们担心、害怕;所以这种爱,乃是智慧的爱,是为着孩子的成长和成全。

把孩子们带到主耶稣面前

我们要牧养孩子的魂,启迪孩子的灵,作孩子魂的牧人和监督,把孩子引向我们的大牧人;祂是我们众人魂的牧人和监督(彼前二 25,五 4,来十三 20)。换言之,这爱会把孩子带到主耶稣面前去。

这就是说,你牧养孩子不是把孩子揣在口袋里,系在你的腰带上;你不可能一直把孩子拉在你身边,总有一天你会和他分开的。有一天你也会过去的,你必须把孩子牧养到我们的大牧人─主耶稣面前;祂才是孩子魂的牧人和监督。我们必须领悟,我们对孩子的爱有很多瑕疵、缺陷、不足的地方;所以,我们若是真爱我们的孩子,就要把孩子带领到主耶稣面前去,让主耶稣作孩子魂的牧人和监督。

顾到神的感觉、也顾到人的感觉

我们要引导孩子敬畏神,使孩子的行事为人不光是照着律法和规则,更是照着良心的感觉,更是照着对神的感觉(彼前二 19~20)。这就是说,孩子若心里有神、敬畏神,就会照着对神的感觉(因为爱神,就怕得罪神)而不至于变坏;如果他眼中没有神、不怕神,什么事都干得出来。所以,我们需要引导孩子敬畏神。

我们要引导孩子顾到别人的感觉,知道在神的家中当怎样行(提前三 15)。这就是说,孩子不光从小对神有感觉,对别人也有感觉;而不是落到自己里面,一切以自己为中心,一切为着自己。这就是我们以神性调着人性来爱孩子,所要达到的目标,就是把孩子带到主耶稣面前,带到对神的感觉里,带到对别人的感觉里。

神的爱叫孩子们舍己

我们要引导孩子,为了顾到别人、牧养别人,宁可放弃自己的权利,宁可自己吃亏,而经历神舍己的爱(罗五 7~8)。现今这败落的世代,人自私到一个地步,就生怕自己吃一点亏。当然,我们也怕我们的孩子吃亏,但如果我们用神的爱来牧养孩子,就不怕孩子吃亏,反而宁可孩子吃点亏,因为吃亏会叫孩子经历神舍己的爱;就连主耶稣都吃了最大的亏,把自己的命都舍弃了,孩子吃一点亏算不了什么。

神的爱叫孩子们受管教

“主所爱的,祂必管教……只是你们若不受众子所共受的管教,就是私生子,不是儿子了”(来十二 6~ 8)。我们这一课讲爱,下一课就讲管教。我们对待孩子不仅有爱,也有管教;这也是神对待我们的法则,既有爱,又有公义。神的爱是照着祂公义的法则;在祂公义的法则里,满了祂的爱。所以,我们必须爱孩子,也必须管教孩子;这样,我们的孩子才能够被成全,成为正确、合乎主人使用的器皿。

盼望这些话、这些观念能够种到我们里面,看见我们不能凭自己天然的爱、凭自己堕落人性的爱,来爱我们的孩子,因为我们的人性是堕落的,是有短缺、瑕疵的;我们必须让神的爱调到我们里面,而用这神性调着人性的爱来爱孩子。如果这个观念种进我们里面了,接下来我们要来看,孩子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律与需要,以及如何建立家中美好的时光,如何建立并发展我们与孩子之间一个爱的关系。

爱的关系,满足孩子的需要

父母和孩子之间爱的关系,应满足孩子不同阶段之发展的需要。孩子是神所造的,所以他有生命发展的规律;不同阶段的发展有不同阶段的规律与需要,父母就要按这不同阶段的规律与需要,给予孩子适时、相应的爱。孩子成长的过程中,就着母亲或照顾他的人,与他建立情感连接的关系来说,可分为几个阶段;最重要的是第一个阶段,孩子出生之后的头三年,最需要的是母爱,乃是最起初的爱。

母爱与依恋关系

孩子出生后最需要的乃是母爱特别是○到三岁之间。依恋关系就是孩子与母亲或照顾他的人之间的情感联结关系,英文叫 Attachment 或 Bonding。依恋关系─是孩子从出生,甚至从成孕开始,第一个爱的关系、第一个对爱的理解,也是孩子情商之社会性发展的基础,影响孩子将来的幸福。从母亲来说,依恋关系是从母亲怀孕时就开始了;母亲从怀孕开始,就对孩子有一种爱的感觉,特别是孩子在母腹里动的时候,母爱就发动了。当孩子出生后,小生命放在母亲怀里的时候,母亲就会对孩子产生一种本能的爱。

从孩子来说,为什么母爱对孩子那么重要呢?孩子从母腹里生出来,整个外在的环境与他出生前是截然不同的。一说到生孩子,母亲们可能会觉得很辛苦、很不容易;实际上,对孩子来说,他也经历了一个最艰苦的出生过程。而他一出生,马上就进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,与他在母腹里的孕育环境是完全不同的,至少在母腹里觉得温暖、安全。孩子出生后,不仅外部环境是陌生的,而且温暖、安全感也顿时消失,孩子乃是无助、无能、无力的。

孩子刚出生时,有眼睛却看不清,有脚却不能走,有嘴巴却不会说,有需求却表达不出。这时,他只能用哭声来表达需求─饿了就哭、困了也哭、湿了更哭;若是母亲对他没有爱,对他的需求不理不睬、不回应,孩子就没法生存了。所以在这时期,孩子最需要的是母亲;母亲是他生命的源头、生命的供应者。感谢主,神的创造真是奇妙;在母亲怀孕的时候,就在她的心里种了一个爱的种子,而有一种本能的爱。

当母亲把孩子抱在怀里的时候,母亲的心跳、声音,甚至身上的气味,都是孩子在母腹里所熟悉的;那就是孩子重新建立安全感的基础,乃是一个最初、最熟悉的安全感,也是他对外在新环境开始有了联结、了解的起始点。所以,母亲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。因着这依恋关系理论的出现,很多先进国家都调整、改变了母亲整个生产的过程,就是孩子一生下来,就要放在母亲的怀里;因为母亲把孩子抱在怀里的时候,乃是母亲分泌荷尔蒙最多的时候,也是孩子和母亲建立依恋关系最关键的时刻。

这依恋关系的建立,不仅刚出生的那几个小时很重要,之后在生活中的彼此互动也很重要。这就是母亲一定要自己奶孩子、带孩子,而不要把孩子交给保姆、月嫂、公婆、父母等来带的一个原因。比如,有个姊妹的妈妈来帮她坐月子,她妈妈很能干,所有的事都一手包办;她什么事都不用作,只要吃、睡、把奶挤出来,任务就完成了。她妈妈替她喂奶,替她哄孩子,替她换尿布,替她抱孩子,替她陪孩子睡觉;孩子的一切,她妈妈全替她照管。其实,这大大影响了母亲和孩子之间依恋关系的建立。

母亲和孩子之间的依恋关系,是借着日常生活的互动而建立的。比如,孩子饿了,妈妈给他喂奶,一边喂奶,一边和孩子说话,就建立了依恋关系;或是尿布湿了,孩子哭了,妈妈给他换尿布,一边换尿布,一边和孩子说话,就建立了依恋关系。所以,依恋的关系是在日常生活中,借着一来一往的互动,而建立、加强、巩固的。可惜的是,现今很多人都轻忽、轻看、不屑这日常生活中一来一往的互动,而让保姆、月嫂、公婆、父母等来照管孩子一切的需要,放弃了与孩子建立依恋关系的机会;其实这对孩子是很大的亏损。

依恋关系的是母亲或照顾孩子的人与孩子所建立的关系。换言之,谁照顾孩子,谁就与孩子建立依恋的关系;所以,孩子是谁带的就和谁亲。这就是说,虽然你是孩子的妈妈,也很爱孩子,但在依恋关系建立的关键时期,你和孩子不在一起,就无法建立依恋的关系;所以,孩子和你是不亲的、是陌生的、是感受不到爱的、是有距离感的,甚至是冷的。我们看过很多这种情形,比如早期的留学生,他们的孩子生下来,就送回国去给公婆、父母代养,三、四年以后,再把孩子带回身边,这样的结果往往是,父母与孩子彼此的关系并不亲,也不好沟通、管教。

所以,姊妹们一定要牢记:自己生的就得自己养,多辛苦都要自己带;因为母亲和孩子建立依恋关系,比什么都重要。试想,你没有亲自带过这孩子,你对他并不了解,他对你也很陌生,彼此缺少信任感,你怎么和他沟通?你怎么用最适合他的方法,来教育、帮助、管教他呢?这过程中自然会产生诸多的难处,也会造成孩子成长、学习的一些障碍。所以,我们必须看重○到三岁依恋关系的建立;这是孩子第一个爱的关系、第一个对爱的理解,也是孩子情商之社会性发展的基础,攸关孩子将来的幸福。

母爱的种子是神放到人里面的,但爱的关系的建立是需要后天培养的。所以,孩子自己生,就要自己养;孩子一出生,就要把孩子抱在怀里。在生活中满足孩子的需要(饿了、困了、尿片湿了、无聊了),而在一来一往中建立、加强爱的关系。当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时,就能在孩子心中产生基本的信任感;孩子不会说话,只能用哭声和肢体语言与照顾他的人交流,而他的需要得到满足,就会产生基本的信任感,这会帮助他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。 ○到三岁依恋的关系,刚开始是与母亲的关系,慢慢就扩展到与父亲的关系,以及与家里其他成员的关系。这就是说,母亲很重要,也很辛苦;对于母亲的体力、智商、情商、信心、爱心、忍耐等各方面,无庸置疑,都是很严峻的挑战和考验。所以,很多产妇坐月子的时候,都是愁眉苦脸的,都是焦虑的,甚至有的得了产后抑郁症。为什么会有产后抑郁症呢?因为身体、精神够不上,应付不了,太焦虑了。

你就看见,人是何等有限。

母亲的体力、智商、情商、信心、爱心、忍耐等各方面,都是有限的、不足的;所以,从怀孕开始,就要有所调适、有充分的预备。对我们信主的人来说,最好的调适、预备就是多读主的话、储存主的话,多唱一些诗歌、储存诗歌在我们里面,并操练我们的灵,回到灵里,与主联调成为一灵,住在主里面,与神是一,因为神是我们一切供应的源头。就像有些动物过冬之前,就储存食物在体内及体外,姊妹们在生孩子之前也要储存很多属灵的丰富在我们里面。腓立比四章说,“我知道怎样处卑贱,也知道怎样处富余;……在各事上,并在一切事上,我都学得秘诀。我在那加我能力者的里面,凡事都能作。”(12~ 13)很多心理咨询师、辅导员讲得头头是道,但实际上他们根本作不到,因为没有接上爱的源头,没有爱的供应。

父母成为孩子的安全港湾

对于两岁以上的孩子,父母要成为孩子的安全港湾。两岁以后,孩子一面独立意识加强而有所探索,一面时不时会回到母亲(他所爱的人)身边停一下,再继续探索;所以,父母要成为孩子的安全港湾。不但如此,父母要成为孩子一生的安全港湾,使孩子遇到难处、问题时,能回来找父母交通。

很多妈妈都经历过:孩子长到两岁左右,自己有主见了,自信心增强了,就会自己跑出去玩,或是到外边玩,或是和小朋友玩,但他会时不时看看妈妈在不在,或是跑回来找妈妈,让妈妈抱一下,或是喝口水,又跑去玩;这时,妈妈若觉得孩子玩得很好,就走开一下,等会儿回来,就会看见孩子正哇哇大哭,因为他找不到妈妈。这是孩子在这时期的发展规律;所以在这阶段,父母与孩子所要建立的关系,乃是成为孩子们的安全港湾。

这就是说,一面孩子需要学习独立,不需要一直黏着妈妈;一面孩子需要有一个安全的港湾,随时可以回来停泊,而满了安全感。所以,父母要顺势而为,照着孩子此时发展的需求,而提供他所需要的,并与孩子建立一种关系,就是孩子随时有需要的时候,父母都在那里,倾听、扶持、帮助、鼓励、开导、劝戒等。

父母与孩子沟通交流

孩子再大一些,父母就要陪孩子一起唱诗歌、讲圣经故事,和孩子谈论幼儿园发生的事情等等。当孩子在家、在外遇到难处时,父母就要和孩子一起讨论、一起交通、一起祷告,一起经历主。以往,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是小学以后,现在是○到三岁;等三岁以后,孩子就上幼儿园了,有的孩子甚至一岁半就上幼儿园了。所以,孩子几个月大的时候,就可以开始讲故事给他听、唱诗歌给他听,进一步就要陪孩子一起唱诗歌、讲圣经故事,而逐渐地将无伪的信心、活的信心、神的话语,作到孩子的里面。

孩子上幼儿园,乃是他经历与父母分离,而感到焦虑的阶段;一面是与父母分离的焦虑,一面是适应新环境的焦虑。这时,父母需要陪同、帮助孩子经历这焦虑的阶段;比方,他与小朋友打架了,或玩具被抢了,或者他抢了别人的玩具。所以父母在睡觉之前,不仅要给孩子讲讲故事,也要与孩子谈谈幼儿园所发生的事,而在主里、用主的话教导孩子,然后带他一起祷告。比如,他抢了别人的玩具,就要带他认罪;若是别人抢了他的玩具,就要带他为抢的人祷告,学习怜悯人、赦免人、饶恕人,甚至对人有爱而大方地借给人玩。无论孩子在家或外面,遇到各样的情形,都要把孩子带到主面前,一起祷告、经历主。

父母带孩子一同聚会、事奉

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去聚会、探望,一起服事,一起作家务,与孩子及孩子的朋友一起运动。这就是说,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,对他来说,不只父母、家人很重要,慢慢地朋友也很重要;他需要好朋友,需要扩大社交的范围。这是孩子成长的需要;我们要为他提供这样的环境,他会很开心,甚至会给你拥抱。即使你没有和孩子玩,但你提供了这样的环境,满足了他成长的需求,你和孩子的关系也会加深、巩固。

回想我的孩子,他们成长的过程就是这样;我们到哪里,他们都跟到哪里。我们去校园看望弟兄姊妹,他们也一起去;我们带新生去银行开户,他们也一起去;我们去商店买东西,他们也一起去;我们去户外相调、去爬山、去海边,他们都跟着我们去。这样,孩子就会有很多机会和别的孩子一起玩,也和大哥哥大姐姐一起玩。

在真实生活中,过真实的生活

我们要在真实的生活中,过丰富多彩、生机勃勃的生活。现在的孩子们大都生活在虚拟的世界里,但孩子们和父母过真实的生活非常重要。已往会觉得我们服事主,我们到哪里,就带着孩子到哪里,好像亏欠了孩子,现在回头看,其实反而是成全了孩子们;这是带着孩子与我们一同过真实生活最好的路,对于孩子的情商和语言的发展都是很有益处的。

父母成为孩子的属灵同伴

孩子再长大到六至十二岁,父母就要成为孩子的好朋友、属灵同伴。父母不但要花时间成为孩子的朋友,还要成为孩子的属灵同伴,与孩子建立读经、祷告的生活,并与孩子同过一套的生活(服事和生活是一体的);而孩子在家或在外遇到难处时,父母要和孩子一起讨论,一起祷告、经历主。

孩子小的时候,我们会给孩子订出很多规则、要求,告诉孩子这可以作、那不可以作;但等孩子六岁上小学以后,就要把他当作福音朋友、弟兄姊妹,来照顾、来牧养。这时,不能光对孩子有许多要求,乃要开始和孩子一同讨论、一同交通。很多姊妹问:孩子有这问题、那问题,怎么办?我说,需要找个时间和孩子敞开交通;说,妈妈发现你有这问题、那个问题,该怎么解决呢?和他一起交通、讨论、祷告。

甚至将要制订的规则,也要和孩子一起交通、讨论来制订,制订规则后,要一起祷告;说,妈妈和你一起订规则,但在执行过程中,可能会遇到问题,可能会力不从心,不过我们可以祷告、经历主。无论如何,在孩子成长过程中,我们都要在那里关心、帮助、带领、牧养孩子,但不是出于我们自己的天然、肉体、所是,乃是照着神,而与孩子成为属灵的同伴。

六至十二岁的孩子,虽然不像小时候,你到哪里都跟着你到哪里,但这阶段还是相当稳定的;而且,他的求知欲也强了,推理、逻辑能力、抽象思维都有了,对是非、价值观也感兴趣了;这时候,就可以和孩子一起读圣经、一起探讨圣经的人物、一起交通属灵的经历,借此成为孩子的属灵同伴,进而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道德观、价值观、人生观、世界观等。

六至十二岁的孩子是对同性别者感兴趣的阶段;这时候,我们需要帮孩子找到同性别的小弟兄姊妹,一起晨兴、一起追求,彼此成为属灵同伴,这是很重要的。所以,属灵同伴的关系,不仅与父母,也与同性别、同年龄的小弟兄姊妹。

使父母的神成为孩子们的神

不仅如此,父母的神怎样成为孩子的神呢?乃是借着经历;孩子对神若没有经历,神就无法成为他的神。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,他们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那个阶段的需求;父母需要在每一个阶段,抓住每一个机会,陪伴、帮助孩子们经历主,使他们对主有主观的认识、经历和享受,而让主作到他们的里面。

成为经营神圣事业的同伙

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,父母要成为孩子人生的辅助者、帮助者,成为孩子魂的牧人和监督,成为一同经营神圣事业的同伙(十二至十八岁)。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,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要、不同的难处和问题;我们不能替他们生活,不能替他们作决定,而是照着神来牧养他们,帮助他们经历人生、经历神;在这过程中,我们需要多倾听孩子,与他们表同情,和他们一起祷告寻求,一同经历神的大能,神的分赐,甚至神的管教。

十二至十八岁的孩子是青少年时期,是令父母最头痛的时期。好多人问我:你的孩子有没有反叛期?我想了半天,感觉很少;有一两次和我们吵架,也有谈得很不愉快的时候,但来在一起祷告,也就过去了,这都是因为,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建立了属灵关系。如果之前没有建立属灵的关系,在这种情形之下,孩子是不会愿意一起祷告的。这个阶段是反叛、反权威的时期,父母是压不住的;也是情绪很不稳定的时期,会怀疑自己、怀疑别人,其实是很脆弱的。

但如果父母与孩子之前建立了稳固、信托的关系,也有通畅的沟通管道,当孩子遇到为难的事情,父母就能够引导他、带领他,与他有交通,也与神有交通。对于青少年,父母只能给予大致的准则;至于细节,还得让孩子自己去寻求神,与神交通、祷告。这样,孩子才能从神得着智慧、引导。因为在这时期,他不太听从父母;所以,我们需要作智慧的父母,让孩子与神办交涉,让神向他说话,让神带领他。我们所要作的,就是停下自己,专注、关切地倾听,而不多发表意见,却要为他迫切祷告;这是我们作父母的最需要学习的功课。

当我们真要发表意见的时候,不要想:这是我的孩子,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,我这完全是为着他好,这是不行的;乃要想:这是我的弟兄、这是我的姊妹,是与我一同经营神圣事业的同伙,我不能凭已意发表意见,更不能随便发脾气,因为“为着自己的肉体撒种的,必从肉体收败坏;为着那灵撒种的,必从那灵收永远的生命”(加五 8)。所以,我们所说的每句话,都要经过主:“主啊,我可以这样说吗?我该不该说这句话?”特别是发脾气的话、抱怨的话,经过主以后,就发现好多话都是不建造人的话,都是不该说的话。

父母不仅要与孩子成为属灵同伴,也要成为一同经营神圣事业的同伙(来三 15);孩子到了高中、大学,可能就和你一起服事儿童,和你一起为校园的福音祷告。所以这时候,父母和孩子的关系,不只是血缘的亲子关系,更是神家里弟兄姊妹的关系。等到孩子大学毕业了,工作了、结婚了,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关系,更多是一同经营神圣事业的同伙,因为我们所交通的话题,更多是关于福音、召会、事奉、建造基督的身体等等。

借建立“家庭时光”,建立并发展与孩子爱的关系

回想我的家庭时光,就是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,真是美好;不是教孩子作作业的时候,也不是孩子拿到学校录取通知书的时候,而是抱着孩子坐在腿上的时候,给他讲圣经故事,带他一起唱诗歌的时候。我记得我家老二,从小就有一本小圣经,好像从四、五岁就开始读圣经了。家庭时光不仅要建立起来,若是可能也可以把它记录下来,比如拍些照片,其实这是孩子成长的一个记录,将来可以当作礼物,送给孩子作记念,也让他可以效法,建立他自己的家庭时光。

“家庭时光”的实行指引

我们的“家庭时光”包括以下内容:成员、频率、时间、地点、内容、特点等等。“家庭时光”的成员 ——应包括家中所有的人,包括父母、儿女、爷爷、奶奶、外公、外婆等。这就是说,家中所有成员都该参加并且看重、宝爱这家庭时光。尤其是父亲,通常比较忙,但无论多忙,都要把家庭时光的时间分别出来;其他成员也是一样。如果家里有老人,也该一起参与。

“家庭时光”的频率——最好天天,至少每周一次。这就是说,母亲或父亲在孩子睡觉前,乃要讲讲圣经故事、读读圣经、唱唱诗歌,这是每天必须有的;但至少每周一次,是全家人都来在一起的家庭时光,最好把时间确定下来。

“家庭时光”的时间——周末、周中、晚上、白天,皆可;最好每周固定一个时间,每次时间约十至三十分钟,可根据当时的情形与需要而定。最重要的是坚定持续,不要一次作一个小时,然后两三个月都不作,这样不好;每周一定要有,但时间可长可短。

“家庭时光”的地点——家里、安静的餐厅、海边、户外均可。以我弟弟家的孩子为例,两家五个孩子,有上小学的、初中的、高中的,时间固定在每周一晚上一起读经。刚开始时,孩子们读经心不在焉,我们就说让他们选择下次读经的地方,马上他们就读得很积极、很专注。有一次他们说去麦当劳,我们就带着圣经去麦当劳,自己想吃什么就点什么,然后大家一起读圣经、祷告;还有一次,他们就选择去公园,也读得很开心。现在他们对读圣经越来越进入,越来越感兴趣。

“家庭时光”的内容——呼求主名、祷告、唱诗、读经、背经、讲故事、话题讨论、生活感悟、对主特别的经历等等。可以针对实际发生的问题交通、讨论,比如孩子在幼儿园被打了,孩子说谎了,这些都可以是交通、讨论的话题,最后大家一起祷告;或是父母遇到了难处,也可以和孩子交通、讨论,最后一起祷告。家庭时光应该是很生活化的。很重要的一点,就是最后一定要祷告。

“家庭时光”的特点——温馨、甜美、有爱、有光(严肃),有神的元素。这就是说,家庭时光不是另一个严肃的聚会,乃是温馨、甜美、有爱、有光、有神圣元素的家人聚集,应该是每个家庭成员都渴慕、向往的时光;因为不仅有属灵的享受,也是彼此之间亲情的享受,真是一个“美好的家庭时光,高品的亲子关系”。

愿神祝福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们!